各位老师、各位同学,大家好! 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一二九运动86周年,重温当年中华热血青年奋斗的青春,了解他们信仰的火花,接过他们精神的火炬,感悟革命传统文化,接受爱国主义教育。 1935年12月9日,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北平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学生爱国运动,公开揭露了日本并吞华北而企图独占中国的阴谋,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,形成了全国人民民主抗日的高潮。一大批爱国青年勇敢地走上街去,发出了内心的呼喊,他们把自己的呼吸放在国家命脉中,用火红的青春去迎接新中国的霞光。 86年过去了,12·9运动斗争的硝烟早已散尽,但12·9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却一直流淌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,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长卷,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,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。 大成教育理念引领下的青年人,要有热爱祖国的大情怀,作为新时代的青年,我们要做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人,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,与祖国同呼吸,与民族共命运,要有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使命感,要有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价值观,更有“天行健君之以自强不息”的人生观,常怀爱国之心,常念祖国之恩,牢记初心使命,扛起兴国之责。 大成理念孕育的丹中人应有忠诚祖国的大格局,每当我们经过大成楼前许杏虎烈士雕像前,我们就会被他那心中有火、眼中有光、胸中有国、肩上有责的光辉形象而深深的感染。由此我们又联想到许许多多的爱国人士、屈原上下求索、岳飞金戈铁马、林则徐虎门销烟、鲁迅横眉冷对、闻一多拍案而起等,他们都是对祖国一往情深,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。我们要向他们学习,作一个忠诚于祖国的中华儿女,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,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汗水。 大成德育中的修身立德应将献身祖国列为“大德”,一个人的品德中爱国理所应当是“大德”。爱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不是抽象的概念,是一种博大、持久的亲缘、情结和情操,一种诚挚、神圣、具体的伦理积淀,不仅体现在“沙场秋点兵”的严峻时刻,同样融化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个人素养之中,是内化于心的坚守和外化于行的践行。我们作为一个青年学生,既要胸怀天下,又要脚踏实地,做到修身立德,学优成才,“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”,只有理想远大,敏而好学,掌握真本领,做一个热爱祖国、忠于祖国、献身祖国的中国人。谢谢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