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10日晚6时许,江苏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、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。事故共造成三人死亡,两人受伤,叫人痛心。事发后,参与调查的专家初步认定,车辆超载为事故的元凶。此次事故涉事企业曾多次受到查处,两年前曾被责令停业整顿。一边是相关部门常抓不懈严惩不贷,一边是企业心存侥幸铤而走险,车辆超载成了禁而不止、屡打屡犯的顽疾,其背后是经济利益的驱使,更是敬畏规则之心的缺失。
其实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。8月4日,湖北恩施鹤峰县躲避峡突发山洪,多名游客为了打卡“网红”景点,进入政府明令禁止,封闭的区域,最终付出了生命代价。这场悲剧的背后,与其说是自然灾害,不如说是对规则的漠视。可见,敬畏规则,就是敬畏生命。
孟子曾说:“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”正因为有国法、家规、校纪的存在,集体才能有序运转,我们才能在和谐的生活、学习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。洪水没有堤坝的约束,它将冲毁家园;牛马没有缰绳的约束,它将踏坏庄稼;车辆没有规则的约束,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。人们都说,军队是最有力的集体,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枪有炮,最根本的一条是他们有铁的纪律,而且对违反纪律的人绝不姑息。
“心怀敬畏之心,方能行有所止。”意思是只有心存了敬畏,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,在行为上有所禁止。敬畏规则,靠的是内心深处的自觉,靠的是对规则的敬重。
那么,于我们丹中学子而言,怎样做到敬畏规则呢?首先,我们需要树立敬畏规则的意识,明白只有在规则的约束中,校园才会更有秩序,学习才会更加高效。然而,环顾我们四周,总能发现些许不和谐的音符。上学迟到,屡见不鲜;乱扔垃圾,屡教不改;上课讲话,随心所欲;带手机进校园,我行我素……这些明知故犯的行为,都源于规则意识的缺乏。
其次,敬畏规则,要求我们做好每一件小事,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。早晨按时到校,穿校服,佩校牌,是敬畏规则;行走在笔架山旁,砚池水畔,爱护身边的一花一草,是敬畏规则;用餐时,不喧哗,不插队,井然有序,是敬畏规则;自习课上,不讲废话,专注作业,更是敬畏规则。正如朱熹所言:“君子之心,常怀敬畏。”敬畏规则,让我们多一份制约,少一份浮躁;多一种自律,少一种张狂。怀有敬畏规则之心,才能做到行事有约束,心中有信仰。守在规矩中,居在方圆内,一切美好都会如约绽放。
举头三尺有神明,怀敬畏之心自可自律。同学们,让我们树立起对规则的敬畏之心,行有所止,让遵守规则成为一种教养,一种风度。让我们一起,在敬畏规则中成就美好的未来!在敬畏规则中,成就丹中更加美好的明天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