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变形计,也一定从各种杂志上看到过山区里孩子学习的照片。曾有一位朋友告诉我,他之前的学校的操场仅是一块泥地,而非塑胶跑道。我震惊了,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里的我们,可能还真的无法想象,在中国即将迎来全面小康的时代,竟然还会有这么多贫苦的现象。我们可能总在想,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难道还需要勤俭节约吗?我们当然需要。
首先,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,从我们最小时就会背的“粒粒皆辛苦”到我们所读的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所提倡的“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”,再到习主席所提倡的艰苦奋斗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“勤俭节约”传统美德的熏陶。
小学做过的一篇阅读理解让我印象深刻,说的是周总理约见冰心和其他知识界人士,晚上七点多钟忙碌的周总理才吃晚饭,而桌上仅仅有四菜一汤,而唯一的荤菜竟然只是一盆炒鸡蛋。周总理一贯提倡勤俭节约,并一直坚持着革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,而周总理都为我们以身作则,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,也应该向周总理学习。
学校每年水电费都让我们触目惊心,我们无不目瞪口呆,原来---我们用了这么多。可谁知?这所谓的用中有很多都是浪费,比如有时洗手间断水,一些学生拧开水龙头,发现没水出来后,失望而去,却忘了把水龙头拧回去,不料一会儿水来了而不停流淌,造成了严重的浪费。再比如一个有明媚太阳的大好晴天,为何不把窗帘拉开,好好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的舒适感。又为什么要将窗帘拉的死死的,选择开灯照明。当然教室中无人灯的现象也不少见。
勤俭节约不是说你要做多么多么大的事情,而应该从每天的点滴小事做起,比如当你使用一张草稿纸的时候,你只用正面就把它扔掉,而为何不两面利用?再比如中午吃饭的时候应该吃多少点多少,而不是一味的多点而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。
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的一种责任。我建议我们做到一下几点:
1.在食堂就餐时,要杜绝剩饭剩菜,珍惜并节约每一粒粮食。
2用水时水笼头打开适中,不开过大,能做到人离开屋子随手关灯。
3.尽量少用一次性纸杯,提倡自带水杯。
让我们从小事做起,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,一种态度。
|